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脾足太阴之脉

猜你喜欢

  • 紫石汤

    见《外台秘要》卷十五。即风引汤第一方,见风引汤条。

  • 足少阴标本

    十二经标本之一。《灵枢·卫气》:“足少阴之本,在内踝上下三寸中(按:《黄帝内经太素》“三寸”作“二寸”);标在背腧与舌下两脉也。”张景岳注:“内踝下上三寸中为踝下一寸,照海也,踝上二寸,复留、交信也。

  • 季豆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胡芦巴之别名,详该条。

  • 飞蛾叶

    见《草药手册》。为白果叶之别名,详该条。

  • 大救驾

    见《陕西中草药》。为祖师麻之别名,详该条。

  • 环项发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四。又名落头痈。因发于颈项之周围,故名。见症因初发部位不同而异。发于哑门穴下者,多发寒热,拘踡,闷乱,纳少;如颈项俱肿者,乃毒流少阳,多险症。治同有头疽。

  • 穆中

    【介绍】:唐代眼科医生。扬州(今江苏扬州)人。与谭简同为当时眼科名医。

  • 舌鉴

    见舌鉴辨正条。

  • 妇人婴儿方

    书名。见《汉书·艺文志》。19卷,已佚。

  • 见气消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牛奶浆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