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脑骨伤

脑骨伤

病名。见《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脑骨包括囟骨、颠顶骨、凌云骨、山角骨、后山骨等。多因跌打、碰撞等暴力所致。一般常有头颅骨折脑髓损伤。伤处可伴有局部肿胀,甚则颅骨凹陷,眼结合膜出血,或流出脑脊液,昏睡不知人事。轻者伤后出现暂时性昏迷,逐渐清醒,但以后多留有头昏、头痛恶心呕吐嗜卧一类后遗症;重者清醒一段时间,再度陷入昏迷,两瞳孔不对称,或伴有抽搐、惊厥、偏瘫、脉数而弱,呼吸不规则,渐趋危亡;严重者可立即死亡。初起昏迷时,治宜宣窍开闭,内服八厘散苏合香丸安宫牛黄丸至宝丹;伴高热时用紫雪丹;外敷混元膏;伤重颅骨凹陷者,应即配合手术急救处理。清醒后,宜接骨散瘀,服八厘散、正骨紫金丹,仍有抽搐者,宜平肝熄风,兼服天麻勾藤饮;头晕,恶心,呕吐者,和胃降逆、活血化瘀,服柴胡细辛汤玉枢丹。后期恢复时,益气养阴,用补中益气汤、杞菊地黄汤八珍汤等。

猜你喜欢

  • 虚热渴

    渴证之一。《圣济总录》卷五十九:“人因劳伤府藏,或大病后未复,荣血不足,阴虚于内,则生内热,热则津液燥少,故渴而引饮,饮不能多,多则腹满不消,气虚不胜于水故也。”若气虚燥渴引饮,可用黄芪汤;若阴虚舌燥

  • 肾疔

    病名。①出《外科启玄》卷二,又名黑疔。即疔生于涌泉穴及足少阴肾经循行部位且见寒热,面色枯焦黝黑者。治宜解毒托里加肾经的引经药。②见《外科真诠》卷下,即满天星疔。见该条。

  • 北野菊

    见《河北中药手册》。为菊科植物细裂野菊Chrysanthemum lavandulaefolium(Fisch.)Makino的地上部分。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及华东地区。微苦、辛,凉。清热解毒,凉肝明

  • 太阳表虚证

    太阳经证之一。详太阳中风条。

  • 清宣金脏法

    《时病论》卷四方。又名雷氏清宣金脏法。牛蒡子、桔梗各二钱五分,川贝母、杏仁各二钱,马兜铃一钱,栝蒌皮、桑叶、蜜炙枇杷叶各三钱。水煎服。治热烁肺金,咳逆胸闷,身体发热。

  • 善变

    指动作多变,辗转不安的症状。《灵枢·癫狂》:“饱则善变。”

  • 五阴

    指手太阴、手少阴、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五条阴经。《灵枢·经脉》:“五阴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目运者为志先死,志先死则远一日半死矣。”

  • 厚生训纂

    养生类著作。6卷。明·周臣编。内容为育婴、饮食、起居、御情、处已、睦亲、治家、养老、法语,大多摘自《颜氏家训》、《袁氏世范》、《三元延寿》等书。因去其繁琐,摘取简易,便于诵读,故有一定参考价值。其中饮

  • 阴胜其阳

    阴阳俱病,而阴病甚于阳。《灵枢·寿夭刚柔》:“阴阳俱动,乍有形,乍无形,加以烦心,命曰阴胜其阳。”

  • 溻皮疮

    见《外科选要》卷六。即胎溻皮疮。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