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胸痛

胸痛

证名。出《素问·脉解篇》。指胸部正中或偏侧作痛。多与心、肺、肝三脏有关。《素问·藏气法时论》:“心病者,胸中痛。”《医碥·胸痛》:“胸者,肺之部分,则其痛尤多属肺可知,乃医书多以肝病为言,此举隅之论耳,勿泥。须知胸为清阳之分,其病也,气滞为多,实亦滞,虚亦滞。气滞则痰饮亦停,宜行气除饮,此治在肺。”《杂病源流犀烛·胸膈脊背乳病源流》:“胸者,肝之分,肺心脾肝胆肾心包经脉俱至胸,然诸经虽能令胸满气短,而不能使之痛,惟肝独令胸痛,故属肝病。”“肝虚胸痛引腰,宜补肾,补肾所以补肝也,宜六味丸首乌牛膝肝实胸痛不能转侧,善太息,宜疏肝,宜宽胸饮;胸痛常欲蹈压其胸,先未痛,但欲饮热,名曰肝着,宜旋复汤;胸痛短气,是水气,宜五苓散;胸痛痞塞,痰气为害,宜二陈汤胸痹急痛如锥刺,难于俛仰,汗出,或彻背上,不速治,或至死,宜生韭汁;胸痹痛引背,喘息咳唾短气,寸沉迟,关紧数,宜瓜蒌一个,薤白半斤,白酒七斤,煮二斤,分二服,加半夏四两尤妙;……胸膈隐痛,肾虚纳气气虚不生血也,宜补肝散。”亦有指膈痛或胸痹之重者。《医宗必读·心腹诸痛》:“胸痛即膈痛。”《医宗金鉴·订正金匮要略注》卷二十:“胸痹之病轻者即今之胸满,重者即今之胸痛也。”参见胸痹、膈痛条。

猜你喜欢

  • 阴热

    病名。出《医钞类编》。指妇人阴部灼热的一种病症。可用泽兰叶煎汤熏洗。

  • 峻下

    下法之一。用峻烈泻下药攻逐里实的方法。适用于正气未衰者。如通导大便,荡涤实热,用大承气汤;攻逐水饮,用十枣汤;攻逐冷积,用三物备急丸。

  • 旋推法

    推拿手法。为推法的一种。用拇指指腹在穴位上作回旋移动,用力较轻,不带动皮肉筋脉。

  • 玄洲道人

    【介绍】:见朱权条。

  • 葶枣散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一方。炒葶苈。为末,每服二钱,大枣十枚煎汤调下。治肺痿,喘急面浮者。

  • 虑瘕

    病证名。亦作伏瘕。指邪热伏于大肠所致的瘕病。《素问·气厥论》:“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虑瘕,为沉。”《宣明论方》卷一:“虑瘕证,主女病,大肠小肠移热名虑瘕,津液耗散,不能滑利,菀结而大肠秘涩。”可用槟榔丸

  • 沙参儿

    见《中药志》。为银柴胡之别名,详该条。

  • 崔叔正

    【介绍】:见崔季舒条。

  • 出《灵枢·小针解》。又名职。四肢。见该条。

  • 进针

    又称内针、下针。指将针刺入穴位,或针刺入穴位后继续向下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