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胯骨出

胯骨出

病名。即髋关节脱臼。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又名大腿根出臼臀骱骨出臀骱脱臼大腿骨骱脱环跳骨出臼环跳骨脱出胯骨骱脱臼。因跌扑、坠闪所致。患处肿胀、疼痛、活动障碍。有粘膝不粘膝畸形。前者即后脱臼,又称臀上出足短形、出向外、患肢呈内收、屈曲、内旋、缩短畸形;后者为前脱臼,又称档内出足长形、出向内,患肢呈屈曲、外展、外旋、延长畸形。宜在麻醉下用肩抬法,或绳索悬吊法,或脚牮法复位,给予固定。服七厘散复元活血汤,肿消痛减后,以五加皮汤海桐皮汤外洗,配合功能锻炼。

猜你喜欢

  • 医碥

    书名。7卷。清·何梦瑶撰。刊于1751年。碥,是上马上车的踏脚石。何氏借碥石喻为习医之阶梯,故以《医碥》为书名。本书以杂病证治为主要内容。卷1略述脏腑、经络、阴阳、水火、寒热、补泻等概说;卷2~4分述

  • 齿长而枯

    病证名。见《难经》二十四难:“故齿长而枯,……骨先死。”这是说牙齿长而枯槁无泽,是肾之精气已绝的表现。

  • 手腕失落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六。即桡腕关节脱位。详手掌根出臼条。

  • 土位

    运气术语。湿土所主之位。《素问·至真要大论》:“土位之主,其写以苦,其补以甘。”王冰注:“土之位,秋分前六十一日,四之气也。”

  • 蛔疳

    病证名。由蛔虫而引起的疳疾。出《太平圣惠方》卷第八十七。小儿脏腑虚弱,如饮食不洁,蛔虫感染,或喜食肥甘、香饵,损及脾胃,则湿浊不化,易生虫疾。症见腹中攻痛,时缓时止,呕吐清涎,腹胀,面色青黄,唇色淡白

  • 驼经

    见元亨疗马集条。

  • 外热内寒

    ①外假热而内真寒。《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参真寒假热条。②表热与里寒同时并见。详表热里寒条。

  • 经来浮肿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多因脾虚水湿不化,泛溢肌肤而致。宜调理脾胃,行气利水。用木香调胃汤(木香、陈皮、车前子、甘草、三棱、莪术、红豆蔻、大腹皮、砂仁、苍术、木通、萆薢、山楂、姜皮)。

  • 大运转

    练功方法名。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取骑马势,微倾其腰,两臂伸直,随上体作运转运动,以活动腰部。适用于治疗腰背酸痛等疾患。

  • 滕可斋

    【介绍】:见滕弘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