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疫喉浅论》。即竹茹石膏汤第二方,见竹茹石膏汤条。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秘方》。因素体阳盛,孕后过食辛辣,积热于内,以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发为带下色赤。宜清热凉血安胎。用侧柏叶、黄芩为丸,或用侧柏汤(侧柏叶、白术、丹皮、蒲黄、黄芩)。
中西医结合的正骨八法之一。用于有明显重迭移位的截断骨折,经拔伸牵引不能复位者。其法在于加大断端成角,使两骨折面同侧边缘接触,再将远骨折段折回,即使骨折面对合。若遇断端间有软组织嵌入或背向移位的斜行骨折
【介绍】:元代医生。生平不详,与赵素合撰《订补风科集验方》二十八卷。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七。即疫疔。见该条。
瘚与厥通。《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脾脉,……缓甚为痿厥。”详厥证条。
见《鸡峰普济方》卷十八。即石苇散第一方,见石苇散条。
书名。清·虞庠辑,王庭俊增注。3卷。刊于1867年。本书节录《类经》原文,并增以简要注释。因系节录,内容不够完备,虞氏注文亦较简略。
指相对热灸而言,称不用任何热源进行灸治的方法为冷灸,如药物发泡灸等。
见伤寒方经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