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竹林寺女科秘方》。亦名经水乍多乍少。多因肝郁脾虚,久而阴虚生热,冲任失调所致。症见经来血量或多、或少不定,兼见面色萎黄,头目眩晕,饮食不思,五心烦热等。治宜先用清凉散(黄芩、知母、当归、丹皮
拳头,屈指向内而紧握的手。
【介绍】:参见毕荩臣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晋卿。江苏武进人。咸同间(1851-1874)以医术闻名。著有《医醇賸义》、《医方论》等书。主张师古而不泥古,不趋奇立异,善于变通化裁古方,创制新方,有较高的临床造诣。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肝虚雀目内障。详该条。
出《难经·三十五难》。即胆。参见黄肠条。
【介绍】:见林颐寿条。
证名。指患者自视眼前常有黑花如飞蝇状。《圣济总录》卷一百零九:“肾水既虚,肝无以滋养,故见于目者,始则不能瞩远,久则昏暗,时见黑花飞蝇。”为多种内障眼疾常见症状。
即芳香化浊法,见该条。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元代分医学为十三科,杂医科系专门治疗杂病的学科。参见十三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