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仙传外科集验方》卷六。又名癀走。指疔毒迅速走散入于血分,全身出现高热神昏等症者。多因患疔毒时,正气内虚,或因热毒炽盛,失于调治,使疔毒散入血分,内攻脏腑所致。证见疮顶黑陷,无脓,肿势散漫,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黄柏药材之一种,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生。浮梁(今江西景德镇北)人。精于医术,治病多用土法,有良效,在当地闻名。
【介绍】:清代官吏兼医生。字笔花。浙江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曾在广东当官,中年开始研究医学,往来于江浙之间。因鉴于有些医生不习医理,遂采集张仲景、李杲、张景岳、程钟龄等医家论述,编成《笔花医镜》(18
即推拿。参见摩娑条。
见《本草纲目》。即枸杞叶,详该条。
出《新修本草》。即椿白皮,详该条。
出《南方草木状》。为素馨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参见韩宗绍条。
即经血停止。多指经闭,或指月经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