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肩背痛

肩背痛

证名。出《素问·藏气法时论》。指肩背部筋脉、肌肉作痛。多因风湿或内伤脏腑、气血所致。《张氏医通·肩背痛》:“肩背痛,不可回顾,此手太阳气郁不行也,以风药散之,通气防风汤;若面白脱色短气者勿服,宜逍遥散人参;火郁热盛,东垣升阳散火汤;形气虚甚,十全大补汤;肩背痛,脊强,腰似折,项似拔,此足太阳经气不行也,羌活胜湿汤。”亦有因湿热相搏,肩背沉重而痛,宜当归拈痛汤;因痰饮流注者,宜导痰汤;又有病后、房劳后、经行后走注肩背痛而见虚象者,宜调补为主。参见外感肩背痛内伤肩背痛条。

猜你喜欢

  • 久聋

    病名。指耳聋久不愈者。《诸病源候论·久聋候》:“足少阴肾之经,宗脉之所聚,其气通于耳,劳伤于肾,宗脉虚损,血气不足,为风邪所乘,故成耳聋。劳伤甚者,血虚气极,风邪停滞,故为久聋。”《医林绳墨》卷七:“

  • 虎口三关脉纹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小儿指纹。详该条。

  • 阴阳至圣膏

    《疡医大全》卷七引岐天师方。金银花一斤,人参、茜草根各五钱,生地黄八两,牡丹皮、牛膝、生甘草、荆芥各一两,玄参五两,当归、麦门冬、黄芪各三两,川芎二两。用麻油五斤煎数沸,过滤再熬至滴水成珠,入黄丹(水

  • 烂腿

    病名。出《外科全生集》卷一。即臁疮。详该条。

  • 来禽

    出《王右军帖》。为林檎之别名,详该条。

  • 骑竹马灸法

    见备急灸法条。

  • 唇疔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十四。系指疔生唇上。多由脾胃二经火毒上攻所致。症见疔生于上、下唇或口角处,初起如粟如芥,形小根深,周围有红而坚硬的根盘,可有白色疮头,自觉麻木痒痛,甚则红肿剧痛,壮热烦渴,二便不

  • 胃经

    足阳明胃经之简称。详该条。

  • 阴虚阳亢

    精血或津液亏虚,导致阴阳平衡失调,阳气失去制约而浮动;阳又能使阴液进一步亏损,互为因果。症见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咳血、消瘦或失眠、烦躁易怒,或遗精、性欲亢进,舌红而干,脉细数等。治疗原则宜育阴

  • 不伏水土痢

    病证名。指易地生活,肠胃一时不能适应当地水土而致的下痢。《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四方之气,温凉不同,随方嗜欲,因以成性,若移其旧土,多不习伏,必因饮食以入肠胃,肠胃不习,便为下痢,故名不伏水土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