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本草经集注》。即桃茎白皮,详该条。
【介绍】:见吕应钟条。
见《草药手册》。即泥鳅,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红紫珠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疳疾的一种证候。见《太平圣惠方》第八十七卷。由于小儿乳食不调,心、脾积热,津液虚损所致。症见羸瘦,皮肤干枯,两目干燥凹下,或畏光,夜热不安,啼哭无泪,腹部胀满,口干唇燥,或颈项倒斜。治宜健脾益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多由气郁、湿痰及瘀血凝滞而成。症为颈部肿块,凹凸不平,坚硬不移。可伴有易怒多汗,胸闷心悸;后期可有气管、食道、声带受压症状。治宜化痰开郁,行气软坚,用海藻玉壶汤,外用
皮肤上细小的皱纹。《灵枢·阴阳二十五人》:“面多少理。”
【介绍】:明代医家。字石浮。江苏常熟人。精于察脉,著有《内经摘粹补注》、《医宗要略》,已佚。
见《婴童百问》。即疳。详该条。
人体部位名。《伤科补要》卷二:“凡人手指有三骱。”即指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