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唐秉钧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苦地胆之别名,详该条。
《辨证录》卷十方。人参、麦门冬、肉苁蓉各六两,山茱萸、山药各十两,熟地黄、桑椹各一斤,鹿茸一对,龟板胶、枸杞子各八两,鱼鳔、菟丝子各四两,当归五两,北五味子三两,紫河车二个,柏子仁二两。为细末,炼蜜为
书名。8卷。宋·骆龙吉撰。撰年不详。作者鉴于《内经》一书所记疾病,虽有病因、证候,但缺方剂、治法,遂摘取其中62种病症加以注解,并为之拟定处方。其后明代刘浴德、朱练又续补88种病症,体例一仿前书,合编
病证名。出《医学纲目》。又名血痢、赤痢。为热毒内迫于血,肠络损伤,血从下泄所致。治宜凉血止痢。用茜根汤。
运气学说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按五音建运理论,商代表金运,故太过的金运称为太商。
即牙床。详该条。
脉象之一。脉位低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脉经》:“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主里证。沉而有力为里实;沉而无力为里虚。
病证名。指火盛犯肺引起的咳嗽。又称火热嗽、火咳。《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火嗽,火热嗽也。其脉洪数,必兼面赤,烦渴引饮,有声痰少。或由肺家积热,宜清肺饮;或由伤寒潮热,痰盛,胸胁痛,宜柴胡枳桔
出《神农本草经》。为黑芝麻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