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于颊车穴。又称曲隅。《灵枢·杂病》:“顑(顋)痛,刺足阳明曲周动脉见血,立已。”马元台注:“此穴在耳下曲额端,动脉环绕一周,故曰曲周也。”
病名。见《郑氏女科家传秘方》。指乳房胀痛发热者。即蒸乳。详该条。
【介绍】:见李守钦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铁棒锤之别名,详该条。
推拿穴位。出《幼科推拿秘书》。位于小指及第五掌骨远端旁的尺侧一线。有清心止热作用。《幼科推拿秘书·穴象手法》:“水底穴,在小指旁,从指尖到乾宫外边皆是。”参见水底捞月条。
指药汤不冷不热时服下。一般的补托、温养药均宜温服。现在多种性质的药汤都用温服法。
①出《尔雅·郭璞注》。即水芹。②出《名医别录》。即旱芹。各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金边兔耳之别名,详该条。
疮疡内治法中“消、托、补”三大法则之一。见《外科精义》卷上。凡疮疡初起尚未成脓,用内服药促其消散,为疮疡内消法。根据肿疡发生的病因和证情等辨证施治,如表邪未解者以解表为主;热毒炽盛者以清热为主;里实者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即经漏所下之血杂见五色,多属五脏虚损所致。参见经漏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