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本草纲目》卷十三贝母条下。即人面疮,见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两头发。见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山甘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元·朱震亨《幼科全书》。指痘疮不依次起长,而一齐起发,遍身白色如钖饼形,头面浮肿的症状,属危症。但病人能食,大便坚,小便清利又无其他兼症者,宜清补解毒,用助脾快斑汤(《幼科全书》:黄芪、人参
出《本草图经》。为蒲棒之别名,详该条。
即失笑丸,见该条。
见《青海药材》。为车前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秦之桢条。
出《灵枢·经脉》。即足太阴脾经。详该条。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天津市南开医院)。金钱草30克,草薢、海金砂各15克,琥珀(冲服)1.5克,石苇、冬葵子、篇蓄、瞿麦、车前子、滑石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功能清热利湿,通淋化石。治输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