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天花精言条。
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小儿温疟,灸两乳下一指三壮。”《针灸集成》列作奇穴,名直骨。并定位“在乳下大约离一指头,看其低陷之处与乳直对不偏者是穴也。妇人按其乳直向下,看乳头所到之处正穴也。”位于
书名。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北京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编。本书总结历代药物炮制资料和经验,结合全国28个大中城市有关中药炮制法,予以综合整理编成。共收录常用中药501种。于196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
病证名,又名小儿肿病。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溢皮肤,引起头面目窠、四肢腹部以及全身浮肿的病证。《儒门事亲》:“小儿通身浮肿,是水气肿也。”临床多见于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肿
内伤不得卧证之一种。指用心过度,心血耗损所致的不寐症。《症因脉治》卷三:“心血虚不得卧之症,心烦躁乱,夜卧惊起,口燥舌干,五心烦热。此心血不足,心火太旺之证也。”治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用归芍天地煎,
①诊断上体察病情进退。《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②随病情进退用药或饮食调治。《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古病名。《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微涩为不月,沉痔。”即痔下垂。参见内痔条。
简称排托。即内托中的托毒透脓法。详内托条。
出《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即不孕,详该条。
病名。见《奇效良方》卷六十一。《咽喉经验秘传》:“牙痈一名牙蜞风。初起有小块,生于根肉上,或上或下,或内或外,其状高硬。”即牙痈。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