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宋代医生。字显德。襄陵(今山西襄汾)人。系道人,并精通医术,人称妙应大师。
出《本草图经》。即黄明胶,详该条。
见《西藏常用中草药》。为螃蟹甲之藏族语名,详该条。
治法之一。出《素问·汤液醪醴论》。净腑,指膀胱。指用通利小便的方药清除膀胱(下焦)潴积的水液,恢复膀胱的正常气化功能。为治疗水肿病方法之一,亦常用以治疗膀胱湿热而小便不利者。方如五苓散、五皮饮、八正散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七方。赤小豆、薏苡仁、甘草各等分。水煎,食远服。治胃痈初起,中脘隐痛微肿,寒热如疟,身皮甲错,无咳嗽,咯吐脓血,脉洪数者。
皮肤出现斑疹,可见于小儿风疹、麻疹等病,或见于温热病热入营血阶段,或见于出血性疾病。一般来说,出疹主在表为轻,出斑主在里为重。斑疹分布稀疏,色泽红润,热毒较轻;斑疹反复出现,分布稠密,色泽深红或紫暗,
①见《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外科》,为买麻藤之别名。②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蘡薁之别名。各详该条。
方书。1卷。清·司马湘(晴江)辑。辑年不详。此书汇集七珍双治散、金疮铁扇散等42方,多为外科验方。卷末附“市肆所卖丸散膏丹目录”,收回生再造丸、瞻酥丸等25方;“治杂方目录”,收治哮喘方等治蛇头疔方等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二十五。即臁疮。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见《北京中医》。位于天宗与腋后皱襞尽头的连线上,距天宗1.5寸处。主治咽喉炎。直刺0.5~0.8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