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著作。又名《医林枕秘保赤存真》、《幼科心法保赤存真》。10卷。清·余含棻撰于1834年。本书就儿科疾病的证治理论与方药作了较全面的介绍。特别对于儿科学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如小儿体质的属性及治法、惊风
病名。产后血去过多,心气不足则心中惕惕然跳动不安,谓之怔忡。如产后血块未净,恶露流行不畅,治宜祛瘀生新,方用生化汤;如无瘀血残留,宜调和脾胃,补气养血,方用人参养荣汤。
即肾虚。详该条。
本草著作。明姚可成(号蒿莱野人)撰。约成书于1642年。姚氏将明王磐(鸿渐)《野莱谱》更名《救荒野谱》;另收集草类四十五种、木类十五种,编成此书,名曰“补遗”。现存《借月山房汇钞》本等。
《重订通俗伤寒论》方。鲜葱白一枚,豆豉二钱,薄荷四分,粳米三十粒。水煎服。治小儿伤寒初起,头痛身热,发冷无汗。
隧:经隧(络)。即经穴。《十四经发挥》:“其隧穴之周于身者,六百五十有七。”
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太阴络脉,见该条。
【介绍】:元代医生。字用和。安徽宣城人。善针灸。
古代南方对医生的一种称谓。此名称始自宋代,相沿至今。
见唐·侯宁极《药谱》。为川楝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