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经效散

经效散

《得效》卷十六:经效散

药方名称经效散

处方大黄半两,当归半两,芍药半两,北柴胡1两(去芦),粉草1分,连翘1分,犀角1钱(后入)。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眼因撞刺生翳,疼痛无时,经久不安者,复被物撞之,兼为风热所攻,转加痛楚,昏暗不见。

用法用量每用3钱,水1盏煎,食后服,仍用磨翳膏点之。

摘录《得效》卷十六

普济方》卷三十八:经效散

药方名称经效散

处方狗脊不拘多少。

制法黄者不好,须是黑者,内肉赤色,去皮毛,锉,焙干为末。

功能主治肠风酒痢下血,又鼠子痔出血,血痔。

用法用量狗脊,《本草》名贯仲,《图经》云:苗似狗脊,皮黑肉赤,又名作草鸡头是也。

摘录普济方》卷三十八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经效散

药方名称经效散

处方贯众2两(去芦头,烧存性,地上用碗合少顷去火毒,研为细末)。

制法上加麝香1字,同前药研令匀。

功能主治肠风下血,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心、食前米饮调下,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医略六书》卷三十:经效散

药方名称经效散

处方人参1两半,黄耆3两(饴糖炙),厚朴6钱(炒灰),茯苓1两半,龙骨3两(煅),麦冬3两(去心,糯粉炒),生姜7片,大枣10枚。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气虚下陷,痢久发渴,挟滞气而小腹作痛,寒热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米饮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方中人参扶元以补气之虚,黄耆补气以举气之陷,厚朴灰散滞气以止痛,煅龙骨涩虚脱以止痢,茯苓渗湿和脾气,麦冬生津、润燥渴,姜、枣调和营卫也。为散,米饮下,使元气内充,则阳不复陷,而滞气自化,津液上敷,何有痢久发渴,腹痛寒热之患哉?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良朋汇集》卷五:经效散

药方名称经效散

处方黄芩3钱,当归3钱,芍药3钱,大黄2钱,犀角、粉草、白芷柴胡

功能主治偷针撞刺,昧目飞尘。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服。

摘录《良朋汇集》卷五

猜你喜欢

  • 六君子煎

    药方名称六君子煎处方党参3钱,白术2钱,茯苓2钱,炙甘草1钱,陈皮2钱,法夏2钱(研)。功能主治虚痰喘促。用法用量生姜3片为引。摘录《医门八法》卷二

  • 冰青散

    《疡科心得集》卷下:冰青散药方名称冰青散别名碧丹(《疡科心得集》卷下)。处方川连儿茶青黛灯心炭各0.9克 西黄0.6克冰片0.9克人中白(煅)1.5克制法研为细末。功能主治主口糜疳腐,及烂喉头,乳蛾,

  • 玉霜圆

    药方名称玉霜圆处方天雄十两(长大者,以酒浸七日了,掘一地坑,以半称炭火烧坑通赤,速去炭火令净,以醋二升泼于地坑内候干,乘热便投天雄在内,以盆合土拥之,经宿取出,去皮、脐)。磁石(醋淬七次.更多为妙)、

  • 白术五味子汤

    药方名称白术五味子汤处方白术(炮)半两,五味子半两,丁香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款冬花半两,细辛(去土)1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咳嗽,气逆上喘。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白术五味汤”

  • 冬青叶煎

    药方名称冬青叶煎处方冬青叶、小麦、甘草各等分。功能主治妇人阴肿,小户嫁痛。用法用量煎水洗。摘录《医统》卷八十三

  • 地榆油

    药方名称地榆油处方生地榆粉40克大黄粉10克麻油50毫升制法上药调成稀糊状。功能主治收湿止痒,清热解毒。主草毒(接触草类植物,沾染毒邪所致的皮肤病),烫伤。肤色焮红,皮肤肿胀,水疱成片,糜烂渗水,灼痛

  • 款气秘效丸

    药方名称款气秘效丸处方苦葶苈2两(纸衬炒紫色,别研为细末),桑根白皮(炙黄,锉)3钱,马兜铃根(去土)1两,麻黄(去根节)1分。制法上除葶疬外,余为末,再入葶苈研,拌令匀,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

  • 冲和散

    《百一选方》卷七:冲和散药方名称冲和散别名苍荆散(《医学入门》卷八)。处方苍术1.8千克荆芥穗900克甘草375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主外感风寒挟湿,身体沉重,肢节酸疼,项背拘急,头目不清,鼻塞声重

  • 开阳汤

    药方名称开阳汤处方附子8分,补骨脂1钱5分,益智1钱,当归2钱,杜仲2钱,乌药1钱,木香5分,广皮1钱,青皮1钱,茯苓2钱,姜3片。功能主治少腹厥痛。摘录《医醇剩义》卷四

  • 利水益元散

    药方名称利水益元散处方茯苓半两,白术半两,人参半两,猪苓半两,泽泻半两,滑石(水飞)6两,甘草3钱。功能主治湿热蛊证,二便不利,正气亏虚。用法用量上为末。每服3钱,食还,灯心汤调下。摘录《简明医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