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外台秘要》卷三十三。指婴儿娩出。
见《滇南本草》整理本。为蓝花参之别名,详该条。
见针灸甲乙经条。
又名募原。①胸膜与膈肌之间的部位。《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王冰注:“膜,谓膈间之膜;原,谓膈肓之原。”丹波元简认为:“盖膈幕(膜)之系,附着脊之第七椎,即是膜原也。”(《医剩
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下痢。详该条。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鬼箭羽之别名,详该条。
《灵枢经》篇名。本篇是对《九针十二原》篇所讨论的有关运用小针(微针)的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补充说明,故名。
病名。生于皮肤的一种表浅癣疾。《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疠疡者……人有颈边,胸前,腋下,自然斑剥点相连,色微白而圆,亦有乌色者,亦无痛痒,谓之疠疡风。”多由风邪湿热郁于皮肤,久而不散而成。好发于颈旁、
病名。出《外科问答》。即蓆疮。见该条。
出《世医得效方》卷十五。详见干血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