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腕痈。见该条。
病名。《明易妇产诸证医方》:“胎鸣即子啼也。”详子啼条。
见《药材学》。为水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指小儿不能吮乳。《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难乳有二:一者儿初生,客风邪热中脐,流入心脾之经,即令舌厚唇燥而急,口不能乘乳,故乳而不能咂饮也。二者儿初生时,拭掠口中秽血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胡黄连、炒芜荑、黄连各二两,使君子仁一两,麝香(另研)五分,干蝦蟆(酒熬膏)五枚。为末,用膏和丸,麻子大,二至三岁儿,每服五至七丸,三岁以上每服十至十五丸,不拘时人参煎汤送下。
运气术语。同于岁气的药物或食物。《素问·至真要大论》:“先岁物何也?天地之专精也。”张景岳注:“岁物者,得天地专精之化,气全力厚,故备所当先也。”参岁谷条。
针具名。出《灵枢·刺节真邪》。指形如铍针的砭石。
【介绍】:见刘文华条。
出《伤寒论》。为淡豆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