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小儿因乳食所伤而致腹痛啼哭。《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一:“因儿饮乳,乳壅不散,伤动脾胃,脾胃气弱,不能消化,滞乳停留,与正气交击,故成阵作痛而啼也。”治宜消乳导滞。用保和丸加木香、厚朴。或以熟艾
【介绍】:唐代道家。知医,善摄生,撰有《摄生录》3卷,已佚。
《集验背疽方》方,又名括蒌散。大栝蒌二个,当归(酒洗)、甘草各五钱,乳香、没药各一钱。为末,酒煎分三次服;药渣敷患处。治乳痈,痈疽瘰疬,便毒。《疡医大全》亦有本方,但无乳香。
见《本草蒙筌》。即浮小麦,详该条。
类中风病证之一。因忧思过度,气机郁结而引起的类中风证。
见妇婴至宝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成》。即厥阴俞。见该条。
【介绍】:即嵇康。见该条。
出《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一。即脂瘕。详该条。
一般多指阳萎症的病机。证治同肾阳虚,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