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砂仁壳

砂仁壳

《全国中草药汇编》:砂仁壳

药材名称砂仁壳

拼音Shā Rén Ké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绿壳砂Amomum villosum Lour. var. xanthioides T. L. Wu et Senjen 或海南砂Amomum longiligulare T. L. Wu 的干燥成熟果实的果壳

性味辛,温。

归经归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呕恶。

用法用量3~6g,入煎剂宜后下。

备注(1)性味、功效与砂仁相同,但温性略减,力较薄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砂仁壳

药材名称砂仁壳

拼音Shā Rén Ké

别名砂壳(《饮片新参》)。

出处《中药志》

来源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缩砂果壳

性状①春砂壳

为植物阳春砂的干燥果壳,半椭圆形或半卵圆形,囊间裂开呈对合状,外表棕褐色,密具短刺状的突起,基部有果柄残痕或连有总果柄。内表面淡棕色,可见显明的维管束。质轻,有香气。

②缩砂壳(《简易方论》)

为植物缩砂的干燥果壳。外表黄棕色至灰棕色,密被片状突起,余与阳春砂壳同。

功能主治《中国医学大辞典》:"功用与砂仁同,而较为平和。"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5钱;或烧存性研末。外用:煅研撒。

复方①治热壅上焦,咽喉疼痛:缩砂壳烧灰存性,研束,水调服之。(《证治要诀》)

②治口吻生疮:缩砂壳,煅,研,擦之。(《简易方论》)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鸦椿卫矛

    药材名称鸦椿卫矛拼音Yā Chūn Wèi Máo英文名Euscaphis Spindle-tree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鸦椿卫矛的根及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

  • 矮脚苦蒿

    《中药大辞典》:矮脚苦蒿药材名称矮脚苦蒿拼音ǎi Jiǎo Kǔ Hāo别名鱼胆草、苦艾、劲直假蓬(《云南中草药选》),金龙胆草(《四川中草药通讯》)。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苦蒿的全草

  • 棘豆根

    《中药大辞典》:棘豆根药材名称棘豆根拼音Jí Dòu Gēn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薄叶棘豆的根。夏、秋季采挖鲜根,洗净。原形态多年生草本。主根极粗壮,圆柱形。茎极短。单数

  • 半枫荷叶

    《中药大辞典》:半枫荷叶药材名称半枫荷叶拼音Bàn Fēnɡ Hé Yè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梧桐科植物翻白叶树的叶。功能主治治外伤出血。用法用量半枫荷鲜叶捣烂敷患处;

  • 针筒线

    药材名称针筒线拼音Zhēn Tǒnɡ Xiàn别名心胆草、柳叶菜、小对经草来源柳叶菜科柳叶菜属植物长籽柳叶菜Epilobium pyrricholophum Franch. et Savat

  • 柿子

    《中药大辞典》:柿子药材名称柿子拼音Shì Zi出处《滇南本草图说》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果实。霜降至立冬间采摘,经脱涩红熟后,食用。化学成分果实含蔗糖、葡萄糖、果糖。未熟果实含鞣质,其组成主要

  • 毛桐

    药材名称毛桐拼音Máo Tónɡ别名紫糠木、圆鞋、黄花叶、红妇娘木来源大戟科毛桐Mallotus barbatus (Wall.) Muell.-Arg.,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湖北、

  • 银老梅

    《中药大辞典》:银老梅药材名称银老梅拼音Yín Lǎo Méi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银老梅的茎、叶、花。秋季采收,晒干。原形态小灌木,高约1米。茎分枝成丛,老枝

  • 柚皮

    《中药大辞典》:柚皮药材名称柚皮拼音Yòu Pí别名柚子皮(陶弘景),气柑皮、橙子皮(《四川中药志》)。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柚的果皮。秋末、冬初收集,剖成5~7瓣。悬起晒

  • 连翘茎叶

    《中药大辞典》:连翘茎叶药材名称连翘茎叶拼音Lián Qiáo Jīnɡ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茎叶。功能主治《纲目》:"治心肺积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