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腹中痛在脐旁,名曰盘疝。”多由感寒气滞所致。治宜散寒理气,用芍药甘草汤加肉桂、香附。
见伤寒指掌条。
出《灵枢·经脉》。即足少阳胆经。详该条。
解剖部位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脚趾关节。
即拯阳理劳汤,见该条。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铜锤草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即目痒。详该条。
气功术语。练功不当而导致的一类失常现象。见偏差条。
又称阳脉。经脉中之属阳者,包括手足三阳经、督脉、阳维脉、阳跷脉等。《素问·调经论》:“形有余则泻其阳经。”
病证名。指食积内停所致的发热,多见于小儿《证治汇补·发热章》:“伤食发热,必气口紧盛或沉伏,头疼,呕恶,噫气吞酸,胸口饱闷,或胀或痛,手不可按,蒸蒸然热,明知其热在内也,消导则已。”《金匮翼·发热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