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痛如神祟

痛如神祟

证名。又名神祟疼痛。本证眼外观无红赤肿胀,突然疼痛,如针刺如火灼,时作时止。《银海精微》:“痛如神祟,旧无根基,只因痛甚怪异,或日痛而夜愈,或夜痛而日愈,如艾之灸,针之刺,忽来忽往,无踪无迹,号曰痛如神祟。岂有神祟为祸而害眼,熟知阴阳偏胜,动静气血攻击使然。”以上对本证描述较详,而且指出,因疼痛怪异,方以神祟喻之,实则并无神祟为患。治之当结合眼部及全身其他证候辨证论治。参见痛如针刺条。

猜你喜欢

  • 接气通经

    古时按经脉长度与气行速度之间的关系计算针刺所需的时间。《流注指微赋》:“接气通经,长短依法。”例如,据《灵枢·脉度》记载:手三阳经长5尺。《灵枢·五十营》曰:“呼吸定息,气行六寸。”这样,针刺时需运针

  • 西瓜翠

    见《药材资料汇编》。即西瓜皮,详该条。

  • 夹板菜

    见《吉林中草药》。为紫菀之别名,详该条。

  • 壁茧

    见《本草拾遗》。为壁钱幕之别名,详该条。

  • 生地麦冬饮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五方。生地黄、麦门冬各五钱。水煎服。治上焦血热而致的耳窍时流鲜血,尺脉虚数者。

  • 两头发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又名满天星、广绵背发。系有头疽生背部,疮形两头小者。证治同有头疽。

  • 疫毒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五。即时毒。见该条。

  • 五缩恶候

    病证名。见《普济方》卷三百五十八。即手缩、脚缩、舌缩、唇缩、阴缩,属小儿危重证候。

  • 阳毒栀子汤

    见《证治准绳·伤寒》帙三。即栀子仁汤,见该条。

  • 肘后偶钞

    医案著作。2卷。清·黄凯钧撰。系《友渔斋医话》的一部分。内容多为内科杂病,时病重症治验。对病因、病证,服药后病情变化阐述较清楚,立方遣药灵活,辨析疑似之证亦较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