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疔疮走黄

疔疮走黄

病证名。出《仙传外科集验方》卷六。又名癀走。指疔毒迅速走散入于血分,全身出现高热神昏等症者。多因患疔毒时,正气内虚,或因热毒炽盛,失于调治,使疔毒散入血分,内攻脏腑所致。证见疮顶黑陷,无脓,肿势散漫,迅速向四周扩散,并伴寒热头疼,胸闷烦躁恶心呕吐,舌硬口干便秘或腹泻,舌绛苔黄,脉洪数或弦滑。重症可见神昏谵语,痉厥。治宜清热解毒凉血,内服五味消毒饮,热盛服黄连解毒汤加生大黄,重证服犀角地黄汤解毒大青汤。若昏愦服七星剑汤、疔毒复生汤外治疔疮。预防应提高抵抗力,及时正确治疗疔疮,尤其是面部疔疮切忌挤压。相当败血症。

猜你喜欢

  • 银蛇

    见《广西药用动物》。为金钱白花蛇之别名,详该条。

  • 张济

    【介绍】:宋代针灸医生。精晓经络、针术,所用穴位虽多为古医书所未记载,但治疗效果很好。

  • 至宝锭

    见《中药制剂手册》。又名小儿至宝锭。橘皮、炒山楂、全蝎、炒麦芽、蝉蜕、制白附子、天麻炒槟榔、羌活、僵蚕(麸炒)、钩藤、胆南星(酒蒸)来知母、紫苏叶、薄荷、藿香、滑石、雄黄各150克,神曲(麸炒)、茯苓

  • 通天

    ①《灵枢经》篇名,通,精通;天,各人的天然禀赋。本文指出要精通人的不同特点而论治,故名。内容根据人的禀赋不同,及阴阳偏盛偏衰和不盛不虚的道理,把人划分为五种类型。即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

  • 四时感冒

    病名。见《赤水玄珠》。亦称冒寒、小伤寒。指春夏秋冬四时外受风寒之邪而症状较轻者。详感冒条。

  • 头眩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即眩晕。详该条。

  • 唐本草

    见新修本草条。

  • 泣涕

    指涕、泪俱出。《灵枢·口问》:“故悲哀愁忧则心动……液道开,故泣涕出焉。”

  • 鼓舌

    病证名。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指小儿舌上生疮肿大,其形肿大如吹泡者,为邪热风毒上壅所致。

  • 麻布叶

    见《广东中草药》。为破布叶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