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中风之一。见《万病回春·类中风》。又名火中。详该条。
【生卒】:十七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淡生,号东逸。新安(今江苏新沂县)人。自幼酷嗜医学,钻读内、难、仲景之学。撰有《古今名医汇粹》、《古今名医方论》、《内经博议》(1675年刊行)等书。
经外奇穴名。出《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腰阳关)旁开3寸处。主治妇人血崩,腰脊疼痛等。
又称去瘀生新、活血生新、化瘀行血。是祛除瘀血、流通血脉的方法。血液由于阻滞而变为瘀血,须去除才能使血脉流畅。用桃仁、生地、丹皮、赤芍、当归、川芎、红花、三七、丹参等药。
形,形体;气,脏腑组织的机能。正常情况下,形与气是相互协调的。任何一方出现偏盛偏虚,都是病态。参见形气相得、形气相失条。
即湿热下注。见该条。
见冯氏锦囊秘录条。
①《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方。生黑豆一斤(以斑蝥二十一个,去头足同煮,候豆胀为度,去斑蝥不用,取豆焙干),炮草乌四两,炮川乌、乳香各二两,没药一两半。为末,醋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时温酒送
《卫生宝鉴》卷十五方。狗脊六两半,苍术十两,香附十二两,陈皮九两,没药一两二钱,威灵仙三两,草乌二两半。为末,酒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至三十丸,温酒或热水送下,不拘时服。治风湿为病,血脉凝滞,腰腿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又名黑皰、乱疔、满天星、满天星疔、肾疔。十三丁之一。其状头黑浮起,形如黑豆,四周赤色,初生少,其头逐日增多,数越多,证情越重,若满三十六则危。宜早治,治疗参见疔疮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