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本草选编》。为母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留气法条。
参见痘疹论条。
见《外科全生集》。即壁钱,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人迎,见该条。
出《蜀本草》。为槐耳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麻毒炽盛,内陷营血而夹瘀斑的证候。清·马之骥《疹科纂要》:“麻疹不出,忽发红点者,名为夹斑。”由肺、胃同时受麻毒热蒸所致。症见恶寒,壮热,喷嚏流涕,腮红眼赤,咳嗽气急,继则全身既可见碍手的颗粒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下颌部,承浆穴外开1寸,当颏孔处。布有面神经,颏神经和面、颏动、静脉分支。主治黄疸,面瘫,齿痛,唇口疔疮;以及齿龈溃烂,三叉神经痛等。直刺0.3~0.5寸。
见《广东中草药》。为无根藤之别名,详该条。
即鳖甲煎丸,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