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猫眼草

猫眼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猫眼草

药材名称猫眼草

拼音Māo Yǎn Cǎo

别名打碗棵、打盆打碗、猫眼棵、猫儿眼、肿手棵

来源大戟大戟属植物猫眼草Euphorbia lunulata Bunge的全草。夏秋采集,晒干。

性味苦,凉。有毒。

功能主治利尿消肿,拔毒止痒。用于四肢浮肿,小便不利,疟疾;外用治颈淋巴结结核,疮癣搔痒。

用法用量1~3钱;外用适量,熬膏外敷或研粉用香油调敷患处。

备注(1)乳浆草Euphorbia esula L.全草亦作猫眼草入药。

(2)用此药外敷能拔出疮内脓水,待疮口干净后,即可停敷,改用生肌长肉药。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猫眼草

药材名称猫眼草

拼音Māo Yǎn Cǎo

别名猫儿眼(《中国药植图鉴》),打碗花、打碗棵、打盆打碗(《河北中药手册》)。

出处《河北中药手册》

来源大戟科植物猫眼草全草

原形态猫眼草,又名:耳叶大戟、细叶猫眼草。

多年生草本,高30余厘米。茎细而圆,自基部分枝,内含白色乳汁。单叶互生;叶片线形,长3厘米许,宽不及3毫米,先端稍尖或钝,基部渐细成一不明显的短柄,全缘。杯状聚伞花序顶生;花枝3次分枝;苞叶卵状三角形或阔三角形,总苞2片,形圆;子房3室,花柱3,分离,顶端2浅裂。蒴果三棱状球形,径约2毫米,表面黄色。种子矩圆状卵圆形,黄色。

生境分部生长山坡路旁。分布河北、内蒙古、山西、新疆、东北等地。

化学成分茎叶含黄酮甙、甾醇、挥发油、酚类物质、有机酸、氨基酸与蜡质。从地上部分分离出猫眼草素Ⅰ~Ⅵ;种子也含猫眼草素Ⅴ、Ⅵ。

药理作用①镇咳、祛痰、平喘作用

耳叶大戟地上部分提出约黄酮甙对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有镇咳作用,小鼠酚红法亦表现祛痰作用,但对组织胺引起的豚鼠哮喘无预防效果。

②抗菌作用

酒精浸剂(1:1000)、水煎剂(1:300)试管内对结核菌有抑制效力,据云对肺炎双球菌、甲链球菌、卡他球菌、流感杆菌亦有抑制作用。

性味性微寒,味苦,有毒。

功能主治祛痰,镇咳,平喘,拔毒止痒。

复方①治颈淋巴结结核已破成管:猫眼草煎熬成膏,适量外敷患处。(《河北中药手册》)

②治癣疮发痒:猫眼草研末,香油或花生油、猪油调敷患处。(《河北中药手册》)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剂型与用法:㈠片剂:每片含猫眼草生药0.25克,每次6片,日服3次,20天为一疗程;或用猫眼草(去根)、葶苈子、沙参等分研末,不加辅助剂,制成0.5克片剂。每次4片,日服3次,1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均为7~10天。㈡注射液:30%及80%注射液每次肌注4毫升,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天;50%注射液,每日肌注2毫升,每日1次,15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0天。疗效:通过545例临床观察,各种剂型的近期控制率,单味片剂为72.7%,复方片剂为68.9%,注射剂为20~62男。副作用:个别患者用药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思睡、胃口不适等,不影响继续治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猫眼草

药材名称猫眼草

拼音Māo Yǎn Cǎo

英文名Herb of Crescent-shaped Euphorbia

别名猫儿眼、打碗花、打碗棵、打盆打碗。

出处出自《河北中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猫眼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phorbia lunulata Bunge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割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猫儿眼 多年生草本,高达40cm。茎通常分枝,基部坚硬。下部叶鳞片状,早落;中上部叶狭条状披针形,长2-5cm,宽2-3mm,先端钝或具短尖,两面无毛。杯状聚伞花序顶生者通常有4-9伞梗,基部有轮生叶与茎上部叶同形;腋生者具伞梗1;每伞梗再2-3分叉,各有扇状半圆形或三角状心形苞叶1对;总苞杯状,无毛,先端4裂,裂片间无片状附属物,腺体4,新月形,黄褐色,两端有短角;雄蕊1;子房3室,花柱3,分离,柱头2浅裂。蒴果扁球形,无毛;种子长圆形,长约2mm,光滑,一边有纵沟,无网纹及斑点。花期4-6月,果期6-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山谷或河岸向阳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陕西、山东、江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20-40cm。茎呈圆柱形,直径2-3mm;表面黄绿色,基部呈紫红色,具纵纹;质脆易折断。叶互生,无柄,叶片狭长形,易脱落往往皱缩,长2.5-5cm,宽2-3mm。茎上部的分枝处有的叶轮生。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多歧聚伞花序,基部的叶状苞片呈半月形至三角状肾形。蒴果三棱状卵圆形,光滑,气特异,味淡。

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壁较平直,未见气孔;下表皮细胞壁略是波状弯曲,气孔多数,不定式。

茎的表面观:表皮细胞类长方形、长条形,纵向延长,气孔多数。

茎横切面:表皮为1列类长方形细胞,纵向延长。皮层细胞大小不一,卵圆形、长方形,切向延长;中柱鞘纤维束排列呈1轮,于韧皮部外侧,每个纤维群由10余个至20多个纤维组成;木质部由导管、木薄壁细胞、木纤维组成,导管较大而稀少;木射线细胞l-3列,狭长而小。随部薄壁细胞圆形;中央全为空隙。

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山柰酚(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甙(quercitrin),山柰酚-3-L-鼠李糖甙(kaempferol-3-L-rhamnoside),6,7-二羟基香豆精(6,7-dihydroxycoumarin)。种子含猫眼草素(maoyancaosu)。

药理作用1.镇咳、祛痰、平喘作用:耳叶大戟地上部分提出的黄酮甙对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有镇咳作用,小鼠酚红法亦表现祛痰作用,但对组织胺引起的豚鼠哮喘无预防效果。

2.抗菌作用:酒精浸剂(1∶1000)、水煎剂(1∶300)试管内对结核菌有抑制效力,据云对肺炎双球菌、甲链球菌、卡他球菌、流感杆菌亦有抑制作用。

鉴别理化鉴别 (1)取本品1g,加乙醇10ml,在水浴上煮沸。滤过,取滤液1ml置试管中,滴加三氯化铁试剂,振摇后溶液呈污绿色。(检查酚性物质)(2)取滤液1ml,加镁粉少许,振摇后滴加数满浓盐酸,溶液呈樱红色。(检查黄酮)

性味味苦;性微寒;有毒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镇咳;祛痰;散结;逐水;拔毒;杀虫。主痰饮咳喘;水肿;瘰疬;疥癣;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熬膏外敷或研末调敷。内服:煎汤,3-9g;或入丸剂。

复方①治颈淋巴结结核已破成管:猫眼草煎熬成膏,适量外敷患处。(《河北中药手册》)②洽癣疮发痒:猫眼单研末,香油或花生油、猪油调敷患处。(《河北中药手册》)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

剂型与用法:1.片剂:每片含猫眼草生药0.25g,每次6片,日服3次,20天为一疗程;或用猫眼草(去根)、葶苈子、沙参等分研末,不加辅助剂,制成0.5g片剂。每次4片,日服 3次,1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均为7-10天。

2.注射液: 30%及80% 注射液每次肌注4ml,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天,50% 注射液,每日肌注之毫升,每日1次,15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0天。疗效:通过545例临床观察,各种剂型的近期控制率,单味片剂为72.7% ,复方片剂为68.9% ,注射剂为20-62%。副作用:个别患者用药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思睡、胃口不适等,不影响继续治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玉米黑粉

    药材名称玉米黑粉别名玉米黑霉、棒子包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黑粉菌科玉米黑粉Ustilago maydis (DC.) Corda,以孢子堆入药。生境分部本菌寄生在玉米植株的任何部位。化学成分本菌可产生丙氨

  • 老来青

    药材名称老来青别名黄寿丹、还少丹、披散黄细心来源紫茉莉科黄细心属植物黄细心Boerhaavia diffusa L.[B. repens L.],以根入药。秋冬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辛,温。功能

  • 鲈鲤

    药材名称鲈鲤拼音Lú Lǐ别名花鱼、青脖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鲈鲤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rcocypris pingi pingi(Tchang)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鳞片及骨

  • 水松球果

    药材名称水松球果拼音Shuǐ Sōnɡ Qiú Guǒ别名水松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杉科植物水松的球果。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yptostrobus pensilis (Staunt.) Koch[Th

  • 牛尾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尾菜药材名称牛尾菜拼音Niú Wěi Cài别名牛尾蕨、土春根、牛尾结、马尾伸筋、七层楼、金刚豆藤、草菝葜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牛尾菜Smilax ripari

  • 椿皮

    药材名称椿皮拼音Chūn Pí英文名CORTEX AILANTHI别名臭椿、椿根皮、樗白皮、樗根皮来源本品为苦木科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 (Mill.)Swingle

  • 红马蹄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马蹄草药材名称红马蹄草拼音Hónɡ Mǎ Tí Cǎo别名马蹄肺筋草、接骨草、接骨丹[四川]、闹鱼草[云南]、金钱薄荷[浙江]、大驳骨草[广东]来源为伞形科石

  • 索骨丹

    药材名称索骨丹拼音Suǒ Gǔ Dān别名水五龙、慕荷、牛角七、红骡子、鬼灯檗、山藕、作合山、红药子、黄药子[陕西]来源虎耳草科鬼灯檗属植物老蛇盘Rodgersia aesculifolia Bata

  • 水胡满

    《中药大辞典》:水胡满药材名称水胡满拼音Shuǐ Hú Mǎn别名蟚蜞盖、虎狼草(《生草药性备要》),臭苦蓢、臭矢茉莉(《岭南采药录》),缸瓦冧(《广东中药》Ⅱ)。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

  • 虎尾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虎尾兰药材名称虎尾兰拼音Hǔ Wěi Lán别名老虎尾、弓弦麻来源龙舌兰科虎尾兰属植物虎尾兰Sansevieria trifasciata Prain,以叶入药。全年可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