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牙宣

牙宣

病证名。又名龈宣,牙断宣露。症见齿龈先肿,继而龈肉日渐萎缩,终致牙根宣露,或齿缝出血或溢脓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牙宣,谓脾胃中热涌而宣露也。此证牙齿缝中出血。上牙属脾,下牙属胃。”《医宗金鉴》卷六十五:“牙宣初起肿牙龈,日渐腐颓久露根,恶热恶凉当细别,胃经客热风寒侵。”多由:①阳明胃经积热与风寒之邪相搏,致热欲宣而不得,邪欲行而复止,壅滞牙龈,则龈肉日渐腐颓,久则宣露其根。治宜表散寒邪,清胃泻火。可选清胃散玉女煎等加减化裁。②肾气虚衰致齿龈萎缩,齿牙动摇欲落者,老人常见之。如《医学入门》:“齿龈宣露动摇者,肾元虚也。”治宜培补肾元,方用肾气丸加减。本病相当今之慢性牙周炎、牙龈萎缩等。此外,亦有谓齿衄为牙宣者。如《证治准绳·杂病》:“血从齿缝中或齿龈中出谓之齿衄,亦曰牙宣。”即是。

猜你喜欢

  • 关黄柏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黄柏药材之一种,详该条。

  • 闾上

    经外奇穴名。《针灸大成》灸肠风下血法:“取男左女右手中指为准,于尾闾骨尖头,从中倒比,上至腰脊骨一指尽处,是第一穴也。又以第二指,于中穴取中一字分开指头各一穴,灸七壮。”近代《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列作

  • 崩中漏下

    病证名。即指崩漏。《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崩中之状,是伤损冲任之脉。冲任之脉皆起于胞内,为经脉之海,劳伤过度,冲任气虚,不能约制经血,故忽然崩下,谓之崩中。崩而内有瘀血,故时崩时止,淋沥不断,名曰崩

  • 本草用法研究

    书名。周志林编。本书按药物功用分为22类,共收药物800余种。对各种药物分别记述其品状、成分、性味、归经、功效、配合、研究等项,除引录古人学说外,并附作者的见解。194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 抢食风

    病名。《奇效良方》卷六十一:“抢食风,又名飞丝毒,口中或食腥鲙之恶物,发泡者。”即呛食喉风。详该条。

  • 琉璃疽

    病名。出顾呜盛《中西合纂外科大全》卷三。即土栗。详该条。

  • 钱氏七味白术散

    见《景岳全书·小儿则》。即白术散第五方,见白术散条。

  • 悲焦声

    听声知病之一。见《证治准绳·幼科》:“声悲焦有躁,恐怖欲生风。重浊声沉静,疳攻耳心聋。”

  • 吴提

    【介绍】:北宋医家。邵武(今福建邵武)人。曾注解《圣济经》。

  • 黑苏子

    见《饮片新参》。即紫苏子,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