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炮炙大法

炮炙大法

  • 炮炙大法

    简介水·火·土·金·石部草部木部果·米谷·菜·人部兽·虫鱼部用药凡例煎药则例·服药序次·服药禁忌妊娠服禁·六陈·十八反当禁不禁犯禁必死·不必忌而忌之过

  • 炮炙大法

    书名。1卷。明·缪希雍撰,庄继光整理。刊于1622年。本书以《雷公炮炙论》为主,参以作者的用药经验,分水、火、土、金、石、草、木、果、米谷、菜、人、兽、虫鱼等14类,共记述了439种药物的炮炙方法。末

猜你喜欢

  • 足跟疮

    病名。生于足跟的慢性溃疡。出《外科枢要》卷三。又名兔啮。由湿热郁结不化或局部受压磨擦,邪滞血瘀而成。初起患处肿胀,红紫疼痛,溃烂流脓;重则肉烂骨露,顽固难愈。治宜清热利湿,消肿止痛。内服仙方活命饮加减

  • 频服

    服药方法之一。病在上部,药汤宜少量,分多次服。如咽喉痛,宜缓慢频频含咽。

  • 宋子京

    【介绍】:明代医生。黄冈(今湖北黄冈县西北)人。先考科举不中,后改学医,对《内经》有所领悟,临证疗效好。

  • 病名。见《五十二病方》。《灵枢·痈疽》:“营气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泣通涩)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命曰痈。”为急性化脓性疾患的总称

  • 心病

    病名。指心脏的各种病证。有寒热虚实之分。心为火脏,主血脉,又主神明,开窍于舌。心病多由病邪内侵,或痰迷心窍、水饮凌心,或气滞血疹,或心气心血不足所致。《素问·藏气法时论》:“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

  • 血痢

    亦称赤痢。指痢下多血或下纯血者。多由热毒乘血所致。《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血痢者,热毒折于血,入大肠故也。”临床上有血鲜、血黯,属热属寒之分。《秘传证治要诀·痢》以血鲜者,此属热痢,宜藿香正气散加

  • 槟榔衣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大腹皮之别名,详该条。

  • 孟氏杂证良方

    见幼幼集条。

  • 湿疹

    病名。为风湿热三种邪气侵袭皮肤所致。主症为局部皮肤发痒、皮疹多呈对称性发生,呈多形性,如发红,水肿,丘疹,水疱,糜烂,渗出胶粘状液体,无一定的发病部位,但多发生于面部和四肢;女性的乳房和外阴,男性的阴

  • 隐疹

    病名。出《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又名风搔瘾疹、风疹块。因内蕴湿热,复感风寒,郁于皮肤腠理而发;或由于对某些物质过敏所致。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小如麻粒、大如豆瓣,甚则成块成片,剧烈瘙痒,时隐时现。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