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生于频骨尖高处的一种疔疮,证治同疔疮。
病名。见《幼幼集成》。系指口角生疮,多见于小儿。即口吻疮。详该条。
病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即瘟毒喉痹。详该条。
概指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等性质和功能。
《症因脉治》卷二方。枳实、厚朴、半夏、茯苓、陈皮、甘草。水煎服。治胃家有痰,兼有食积者。
病证名。①指单眼丧失视力。《诸病源候论》:“经络有偏虚者,翳障则偏覆一瞳子,故偏不见物,谓之眇目。”②指一支眼异常小者(《说文》)。
周代医疗工作者的一种职称。参见医师条。
【介绍】:元代医家。字裕生,号启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精于小儿科,尤精痘疹病。《钱塘县志》载有其治验数则。所著有《痘疹启微》、《本草类要》、《素问集解》,均佚。
名词。出《玄女经》。亦名臭鼠。即阴蒂。
①见《南京民间药草》。为白蔹之别名。②见《陕西中草药》。为金刚散之别名。③见《江苏药材志》。为鬼箭羽之别名。④见《分类草药》。为商陆之别名。⑤见《陕西中草药》。为蓝布正之别名。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