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疗疾病的一种思想方法。祖国医学把人体内脏和体表各部组织、器官之间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认为四时气候、地土方宜、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对发病以及人体生理、病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既强调人体内部的协调
《证治准绳·女科》卷五方。当归、川芎。为细末,每服二钱,水煎服。治产后头痛。
经外奇穴别名。见《常用新医疗法手册》。即上迎香。见该条。
【介绍】:见杨士瀛条。
腰痛之一。又称寒湿腰痛。与肾着相似。《金匮翼·腰痛》:“湿冷腰痛者,坐卧冷湿,久久得之,《金匮》所谓肾着是也。”详寒湿腰痛、肾着条。
研究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出《灵枢·本神》篇。《抱朴子内篇·微旨》谓:“凡养生者,欲令多闻而体要,博见而善择,修偏一事,不足赖矣。”养生内容广泛,方法众多,而调饮食,慎起居,
即胃津。详该条。
简称下陷。多指脾气虚引致组织弛缓不收、脏器脱垂一类病证。脾居中焦,其气主升,若饮食劳倦伤脾,或久病损脾,皆可致脾阳虚陷,升提失司。多见于脱肛、久泻、子宫脱垂及小儿囟陷等。治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病名,见《外科正宗》卷四。多由胎毒血热,心火内炽,热毒客于肌肤而成。新生儿及幼儿易患本病,症见身热啼哭,肤起红晕,发无定处,由小渐大,肿热痒痛,继而红肿光亮,或起熛浆。发展迅速,并常游走他处。治宜凉血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系生于腘窝下方合阳穴处之疽。多因湿热邪毒蕴结所致。治宜解表托里除湿清热,内服羌活汤;如已成脓则切开引流,按溃疡治疗。余参见痈、疽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