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乘雅半偈条。
骨名。见《伤科汇纂》。即下横骨。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理例》卷五。即有头疽生于背部者。证治见发背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六棱菊之别名,详该条。
见针灸集成条。
太医署教师职称。负素协助针博士的教学活动,官阶从九品下。参见太医署、针博士条。
民间流传的一种辨伤的诊断方法。是根据眼中白珠络脉的改变,以及瘀点的所在,作为诊断受伤部位和性质的参考。一般来说,白睛见青紫红筋浮起,在红筋末端有瘀血点,称为“报伤点”。点在白珠上的,为胸廓受伤积瘀。点
即平脉。详该条。
【介绍】:见随霖条。
痰证之一。①即燥痰。《医宗必读·痰饮》:“在肺经者,名曰燥痰。又名气痰。”参见燥痰条。②指梅核气类病证。《医学入门》卷五:“七情痰滞咽膈,多胸胁痞满,名曰气痰。”又“七情郁成,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形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