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清冷渊条。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天津市南开医院)。槟榔30克,使君子、苦楝皮各24克,雷丸、大黄(后下)各9克,厚朴、枳壳各12克。水煎服。功能驱虫通便。治胆道蛔虫症,驱除肠道蛔虫。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金樱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蝮蛇之别名,详该条。
煎药法之。气味芳香的药物如薄荷、木香、砂仁等,是借其挥发油取效的。如煎煮过久,则其有效成份可挥发失效,故宜在其它药物将煎好时才放入,稍煎即可。另外,大黄后下,可使其泻下作用更显著。
书名。1卷。金·李杲撰。据《本草纲目·序例》称,此书在《珍珠囊》的基础上,增加了用药凡例、诸经向导及纲要治法等内容。原书已佚。但其内容保留于《汤液本草》上卷中。
见《江西草药》。为黄花远志之别名,详该条。
“五态之人”的一种类型。出《灵枢·通天》。其外貌特征是“然黑色,念然下意,临临然长大,腘然未偻。”性格特征是“贪而不仁,下齐湛湛,好内而恶出,心抑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之。”其体质特点是“多阴而无阳
《素问》篇名。吴崑注:“此篇言阴阳,与常论不同,自是一家议论,故曰别论。”本篇内容,是运用阴阳的道理,讨论脉象和主病,并按经脉脏腑的分属,论述病情、诊断和预后。指出四经脉象和十二经的变化,与四时十二月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是小儿下利不止的证候。小儿脾胃虚弱,至长夏阴盛之时,饮食居住不慎,或复感风冷,则成此证。治宜醒脾化湿。用厚朴散(张涣方:厚朴、诃梨勒、白术、干姜、肉豆蔻)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