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治法之一。见《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①针烙决脓:凡痈肿皮厚口小,脓水出之不快者;或疖皮薄内溃成脓者,当用火针法排其脓血。②消肿火针:凡鱼口便毒,横痃冷疔,形势已成顽肿木头,不溃不消,针之引毒外出。取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廿五。即大腿痈。见该条。
骨名。鼽与顺通。即颧骨。《素问·气府论》:“鼽骨下各一。”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四。即手发背。见该条。
两种属于阴的性质重合于同一事物上,示阴寒之弥漫。①夜半为重阴。日为阳,夜为阴,夜半为阴中之阴,故名。《灵枢·营卫生会》:“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人之体温(正常或病态)多于夜半而降。②病色之重阴。古人分
参见痧痘集解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中府。见该条。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通天,见该条。
症名。出《素问·玉机真脏论》。危重症状之一。指毛发枯槁,稀疏易折的病变。多因久病精气枯竭,不能濡润皮毛所致。
【介绍】:清代藏医学家。著有《医学史甘露长河》,未见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