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植物名实图考

植物名实图考

药物图谱类著作。38卷。清·吴其溶撰。刊于1848年。系作者通过广泛采集,向有关人员访询,并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相互印证补充而编成的一部植物学图谱。书中共收植物1714种,分为谷、蔬、山草、草、石草、水草、蔓草、芳草、毒草、群芳、果、木等12类,对每种植物的形色、性味、用途、产地等叙述较详,绘图较逼真。但也杂有某些不切合实际的论述或唯心观点的解释。本书于195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排印本,重加校勘标点,书末附索引四种。吴氏另编《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共22卷,收编植物838种,系辑录前代文献的一部资料性的著作。

猜你喜欢

  • 息鼾(hān 酣)

    即鼾声。睡时发出的呼吸粗鸣声。正常人属生理现象。病理性的可见于昏迷病人,痰阻心窍;或见于温热病人,热壅于肺,痰阻气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

  • 冰郎花

    见《吉林中草药》。即冰凉花,详该条。

  • 诊脉

    即切脉。详该条。

  • 飧(sūn 孙)泄

    病证名。出《素问·藏气法时论)。一作飧泄。又名飧泻、水谷痢。以泻下完谷不化为特征。《圣济总录》卷七十四:“夕食谓之飧。以食之难化者,尤在于夕,故食不化而泄出,则谓之飧泄。此俗所谓水谷痢也。”脾胃气虚阳

  • 阴液

    精、血、津、液等各种体液的通称,因均属阴分,故名。

  • 谢玉琼

    【介绍】:清代医家。字昆秀,号璞斋,安城(今广西境内)人,精于儿科,善治痘疹,撰有《麻科活人全书》(1748年后改名《郑氏瘄科保赤金丹》或《郑氏瘄略》)。

  • 十指疔

    病名。出《治疔大全》。因中指生疔,连及旁指而得名。证治见指疔条。

  • 外漏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本症“生于两睥之外,或流稠脓,或流臭水,胀痛则流出,不胀则略止。先与人参漏芦散,后用千金托里散加葱白。”(《张氏医通》卷八)。

  • 麦粒团

    见《安徽中草药》。为木半夏之别名,详该条。

  • 胃苓丸

    ①《幼科发挥》卷三方。苍术(米泔浸)、厚朴、陈皮、猪苓、泽泻、白术、茯苓各一两,甘草、官桂、草果仁各三钱。为末,面糊为丸,麻子大,米汤送下。治小儿一身尽肿。②即胃苓汤作水丸,治证同。见胃苓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