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桐叶

桐叶

药材名称桐叶

拼音Tónɡ Yè

别名白桐叶(《本草经集庄》)。

出处《本经》

来源玄参科植物泡桐泡桐

化学成分毛泡桐叶含熊果酸,并含糖甙及多酚类。

药理作用熊果酸不仅在化学上与齐墩果酸相近,作用也相近,为皂甙元,可作乳化剂用于制药或食品工业,对人或动物并无毒性。对水、盐代谢无明显作用。曾有人报告,与山楂酸之合剂能扩张冠状血管,可治疗冠脉循环及心功能不足,但也有人认为对冠状血管并无特异作用,而是由于其不溶于水,因而静脉注射后在体内形成小颗粒,伤害了肺脏,引起机体的各种反应。

性味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无毒。"

功能主治治痈疽,疔疮,创伤出血。

①《本经》:"主恶蚀疮着阴。"

②《纲目》:"消肿毒,生发。"

用法用量外用:以醋蒸贴、捣敷或捣汁涂。内服:煎汤,0.5~1两。

复方①治痈疽发背大如盘,臭腐不可近:桐叶醋蒸贴上,退热止痛,渐渐生肉收口。(《医林正宗》)

②治无名肿毒:泡桐花或叶、醉鱼草各五钱。捣敷。(江西《草药手册》)

③治白喉:霜打泡桐叶一两。水煎,红糖一两冲服。(《河南中草药手册》)

④抬人须鬓秃落不生长:麻子仁三升,白桐叶一把。米泔煮五、六沸,去滓,洗之。(《补缺肘后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地核桃

    《中药大辞典》:地核桃药材名称地核桃拼音Dì Hé Tɑo别名山核桃、箭头草、匙头菜(《贵州民间方药集》),银地匙、白毛叶地丁草(《泉州本草》),地丁子(《贵州民间药物》)。出处《

  • 瑞香狼毒

    药材名称瑞香狼毒拼音Ruì Xiānɡ Lánɡ Dú英文名RADIX STELLERAE CHAMAEJASMES别名热甲巴(藏名)来源本品为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Stel

  • 金沙草

    药材名称金沙草拼音Jīn Shā Cǎo别名牛吊西、曲须、扫把藤、斑鸠窝、须须药、软筋藤来源药材基源:为海金沙科植物小叶海金沙的全草及孢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godium microphyllu

  • 母猪藤

    药材名称母猪藤拼音Mǔ Zhū Ténɡ别名过路边、蜈蚣藤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葡萄科植物母猪藤的茎叶。原形态蔓生草本。枝光滑或微被短柔毛,具叉状分歧卷须。掌状复叶互生,具长柄;小叶3,有

  • 茜草

    《中国药典》:茜草药材名称茜草拼音Qiàn Cǎo英文名RADIX RUBIAE别名锯锯藤、拉拉秧、活血草、红茜草、四轮车、挂拉豆、红线草、小血藤、血见愁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

  • 金叶柃

    药材名称金叶柃拼音Jīn Yè Lí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金叶柃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rya aurea (Levl.) Hu et L. K. Ling[Rapaurea aur

  • 猪屎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猪屎豆药材名称猪屎豆别名野花生、猪屎青、土沙苑子、大马铃来源豆科猪屎豆属植物猪屎豆Crotalaria mucronata Desv.,以根、茎、叶及种子入药。夏秋采,晒干。性味根

  • 野菱根

    药材名称野菱根拼音Yě Lí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鞭科植物野菱和细果野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apa incisa Sieb. Et Zucc. Var. quadricaudata G

  • 粗毛鳞盖蕨

    药材名称粗毛鳞盖蕨拼音Cū Máo Lín Gài Jué英文名Strigose Microlepi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碗蕨科植物粗毛鳞盖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cr

  • 万丈深

    《全国中草药汇编》:万丈深药材名称万丈深拼音Wàn Zhànɡ Shēn别名瘦地草、马尾参来源为菊科还阳参属植物万丈深Crepis lignea (Vant.)Babc.和竹叶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