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本经逢原

本经逢原

  • 本经逢原

    小引卷一水部诸水火部诸火土部诸土金部金赤铜铜青自然铜古文钱铅铅粉铅丹密陀僧锡铁落针砂铁精铁锈石部玉云母白石英紫石英丹砂银朱水银轻粉灵砂雄黄雌黄石膏滑石赤石脂炉甘石无名异石钟乳锻石浮石阳起石磁石代赭石禹

  • 本经逢原

    药物学著作。4卷。清·张璐撰。刊于1695年。分水、火、土、金、石、卤石、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谷、菜、果、水果、味、香木、乔木、灌木、寓木、苞木、藏器、虫、龙蛇、鱼、介、禽

猜你喜欢

  • 齿蠹

    病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又有齿龋者,谓齿蠹也。即齿虫蚀而痛也。”详见齿龋条。

  • 孟昶(chǎng 厂)

    【生卒】:约919~965【介绍】:五代时后蜀统治者。字保元。兼通医药,比较重视发展卫生事业,韩保升的《重广英公本草》等,就是在他的倡导下完成的。965年降宋,被封为秦国公,群臣有病,每亲为诊之。

  • 颖川心法汇编

    外治法专著。1卷。清·陈炳泰撰。刊于1892年。作者鉴于不少病症的致病原因多由于饮食滞气陷于大肠而致中焦食阻、肠胃不通,遂仿张仲景蜜煎导法之义,创制“水针”,即用小竹管及猪小肠数尺相连,中盛以水,插入

  • 滴虫性阴道炎

    病名。是由阴道毛滴虫所引起的阴道炎。临床表现有白带量多,呈灰黄色,有泡沫及腥臭气味,尿频尿痛,外阴搔痒,阴道粘膜充血,有散在红点。当按带下、阴痒辨症治疗。局部用药:①苦参、龙胆草小煎去渣冲洗。②苦楝根

  • 皮膜

    即指今之鼓膜。《血证论》卷六:“肾开窍于耳,而肾脉却不上头,肾与心交,假道于心腑小肠之脉,以入耳中,名曰听宫。为司听之神所居,其形如珠,皮膜包裹真水,若真水破,而耳立聋,有为大声所震而聋者,皮膜破也,

  • 推拿麻醉

    祖国医学的麻醉方法之一。又称按摩麻醉。运用推拿手法刺激穴位以达到镇痛效果,使病人能在意识完全清醒的状态下接受手术的方法。常用于拔牙、甲状腺切除、胃部分切除等手术。由于在手法操作中,多用按压一类的手法,

  • 诊籍

    记载患者诊疗情况的记录。西汉时期,淳于意为人治病,已有诊籍记载,是后世病历医案的开始。《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意所诊者,皆有诊籍。”

  • 长蛇灸

    间接灸法之一种。亦称铺灸,用大蒜适量,去皮捣泥,平铺于脊柱(自大椎穴至腰俞穴)上,宽厚各约6毫米,周围用桑皮纸封固,然后用黄豆大的艾炷分别放在大椎穴及腰俞穴上施灸,至患者口鼻内觉有蒜味时止。民间用以治

  • 叶天士女科医案

    书名。清·叶桂撰,陆士谔编。刊于1921年。全书分为调经门、胎产门、带崩门和血室门,每门又分类记述,集录了叶氏治妇科病的诊治经验,并附论脉二则。

  • 六经辨证

    《伤寒论》的辨证方法。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是张仲景在《内经》六经的基础上,结合外感热病传变情况总结出来的六个辨证纲领,亦即外感病过程六个深浅阶段的综合证候。六经彼此间是互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