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期门

期门

经穴名。代号LR14。出《伤寒杂病论》。属足厥阴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位于乳头直下,当第六肋间隙中。(《针灸甲乙经》)。另说:“在乳下四寸,第三筋(肋)端”(《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乳旁开一寸五分,直下一寸五分”(《循经考穴编》);“在乳直下四寸,乳根下微外,日月上,横直巨阙”(《针灸集成》)。布有第六肋间神经,第六肋间动、静脉。主治胸胁满痛、黄疸呕吐呃逆腹胀、胁下积聚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图122)。

图122

猜你喜欢

  • 相傅之官

    指肺。《素问·灵兰秘典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相傅即辅助。指肺有辅助心对于全身起着治理与调节的作用。如心主血,肺主气,气血循环运行输送养料,以维持各脏器组织的机能活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 痰胎

    病证名。假孕症型之一。由平素火盛多痰,适值经行胞净,痰浊乘虚入子宫,与血相结,以致经闭腹大,状如怀孕。法当下其痰,则腹胀自消。方用苍附导痰丸或二陈汤合芎归汤。

  • 湿晕

    病证名。又称伤湿眩晕。《东医宝鉴·外形篇》:“湿晕,冒雨伤湿,鼻塞声重而晕,宜芎术汤。”湿晕有寒湿、湿热之分。详寒湿眩晕、湿热眩晕条。

  • 佛耳草

    出《脾胃论》。为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 周文铨

    【介绍】:明代医生。字汝衡。苏州府(治今江苏苏州)人,后迁金陵(今江苏南京)。初学儒,后习医,崇尚朱丹溪、李东垣学说,治病每多良效。

  • 经来小腹痛有块

    病证名。曾鼎《妇科指归》:“经来小腹有块,痛不可忍,不思饮食,面色青黄。宜服元胡散(延胡索、制香附、百草霜,重者再加血余炭,共为细末,用益母膏和匀,砂糖为丸)。”参见血瘀痛经条。

  • 王母牛

    见《山东中草药手册》。为王不留行之别名,详该条。

  • 赤水

    十水之一。《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候》“赤水者,其根起于心,其状先从胸肿起也。”参见十水、水肿条。

  • 骨名。《素问·骨空论》:“辅骨上横骨下为楗。”即股骨。详该条。

  • 猪石子

    出《济生方》。为豚卵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