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①热病后生于口周围及颜面的疱疹性皮肤病。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五。又名热气疮,俗名燎疱。由风热外感,或肺胃积热上蒸所致。易发生在上唇、口角和鼻孔周围,也可发生在颜面。患处皮肤出现密集成簇的小水泡,
见《江苏药材志》。为苹之别名,详该条。
参见湿热条辨、温热经纬各条。
见张千里医案条。
即指纹深沉。主病邪在里。
出《斗门方》。即原蚕沙,详该条。
【介绍】:见吕留良条。
证名,出《灵枢·经脉篇》。又称小便频数,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即红大戟,详该条。
上骱手法之一。应用于下颌关节脱臼的整复法。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上:“人以手指牵其颐,以渐推之,则复入矣。推当疾出指,恐误啮伤人指也。”本法至今仍为临床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