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景景医话

景景医话

  • 景景医话

    肠痈急劳走马牙疳西法化验倒视痧秽宜嚏、过饱宜吐痧症、鼠疫寒包暑热久咳、风温咳风寒二便不通神昏谵语(一)用药分量胎黄鼻衄湿温、疝气、风疹、热入血室、阳明经白虎证、天花、时气肝气为湿热所遏 痘不化浆神昏谵

  • 景景医话

    书名。陆锦燧撰于1913年。本书记述作者辨证论治的经验和心得为主,阐述温、凉、攻、补,因病而施,审病以定用药轻重等见解。于临证有一定参考价值。陆氏对西洋医学采取排斥态度。所附《医谈录旧》辑录笔记小说中

猜你喜欢

  • 橘筋

    见《中药材手册》。即橘络,详该条。

  • 内伤三消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三。指七情、房室、饮食内伤引起的消渴病。有精虚、积热之分。详见精虚三消、积热三消、消渴条。

  • 刘资深

    【介绍】:元代医生。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世代为医,精通医术。擅长治疗传染病。

  • 和血熄风

    熄风法之一。治疗肝风内动偏于血虚的方法。热性病后期耗伤阴血,出现唇焦舌燥、筋脉拘急、手足蠕动,或头目眩晕、脉细数等症,用生地、白芍、天冬、鸡子黄、龟板、鳖甲、牡蛎、钩藤等药。

  • 神农本草经会通

    药物学著作。明·滕弘辑于15世纪末。10卷。此书分草、木、果、谷、菜、玉石、人、兽、禽、虫鱼十部,载药958味,分述诸药性味、功效及采集,内容多辑自《证类本草》及金元诸家本草。现有1617年刻本。

  • 阴瘅

    病证名。见《医门法律·黄瘅门》。即阴疸。详该条。

  • 日午发搐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因日午潮热引起抽搐,由心火亢旺所致者。临床特点为每逢巳、午、未时发搐,心神惊悸,目上视,白睛赤色,牙关紧,口内流涎,手足动摇。当补肝治心,治心用导赤散,凉惊丸;补肝,用地黄

  • 玉柱骨折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即天柱骨折。详该条。

  • 形气相失

    病人的形体与气机不协调的现象。例如某些消渴病患者,形体瘦弱,但胃火亢盛,多食善饥,烦躁易怒,表现气盛形虚;又如某些痰饮病患者,形体肥胖,但动则心悸气喘汗出,表现形盛气虚。这类形气不相称的病证,往往病情

  • 石竹根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竹凌霄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