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瑶函》卷三方。炒牛蒡子、羌活、黄连、黄芩、薄荷、防风、连翘各等分。为粗末,水煎服。治目肿如杯,疼痛,泪多,羞明。
见《普济方》卷三百五十八。指儿科五种险恶证候。即囟门陷、太阳陷、眼轮陷、胸下陷、肩胛陷,为小儿精髓不足的危象。
病名。《张氏医通》卷七:“若脓从大便出者为直肠痈。”相当于盆腔脓肿等病。
见《清异录》。为木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朱栋隆条。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巴豆之别名,详该条。
见曾鼎《妇科指归》。指孕妇临近分娩时转胎引起的腹痛。
【介绍】:见姚起凤条。
见《本草原始》。为荠苨之别名,详该条。
五绝之一。见《金匮要略·杂疗方》。《诸病源候论·中恶病诸候》:“以绳物系颈自悬挂致死,呼为自缢。若觉早虽已死,徐徐捧下,其阴阳经络虽暴壅闭,而脏腑真气,故有未尽,所以犹可救疗,故有得活者。若见其悬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