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生草药性备要》。为朱砂根之别名,详该条。
胆病所生的邪气。《难经·十难》:“心脉微急者,胆邪干小肠也。”
见邹氏纯懿庐集条。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南行方》3卷,已佚。
出《神农本草经》。即钟乳石,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石斛之别名,详该条。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鲜茅根、鲜藕各120克,鲜小蓟根60克。水煎服。治虚劳,痰中带血,兼有虚热者。
病证名。又名囊耳。《证治准绳·杂病》:“震耳,耳内虚鸣,常出青脓。”多由肝胆湿热所致。耳中有青色脓液溢出,或兼见肝胆湿热症状,如口苦,舌苔黄厚等。治宜清热除湿,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如大便秘结,宜清肝泄热
出《广嗣纪要》。即种子。详该条。
证名。指口腔内泛现白色糜点,形如苔藓。《素问·至真要大论》:“火气内发,上为口糜。”《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源流》:“脏腑积热则口糜,口糜者,口疮糜烂也,宜局方凉膈散;心热亦口糜口疮多赤,宜花粉末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