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时疫

时疫

病名。①即疫、瘟疫。见《瘟疫论》。因疠气疫毒从口鼻传入所致。有强烈的传染性。《不知医必要·时疫》:“此症有由感不正之气而得者,或头痛发热,或颈肿发颐,此在天之疫也。若一人之病,染及一室,一室之病,染及一乡、一邑,其症憎寒,壮热,口吐黄涎,乃在人之疫也。”甚者痓厥谵狂等。治宜疏利、解秽、清中,攻下等法。参瘟疫、疫条。②指夏季所患之瘟疫。《辨疫琐言》:“世之宗瘟疫论者,……春则曰春瘟,夏则曰时疫、秋则曰秋疫,冬则曰冬瘟。”

猜你喜欢

  • 怀娠

    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即妊娠。详该条。

  • 痰饮喘逆

    病证名。《症因脉治·喘症论》:“痰饮喘逆之因:饮水过多,脾弱不能四布,水积肠间,成痰成饮,上干肺家。”证见时咳时呕,卧下喘逆,面色虚白,肠中漉漉有声,甚则喘息倚肩。脉多弦滑,如弦紧则为寒饮、弦数为痰热

  • 千张纸

    见《滇南本草》。为木蝴蝶之别名,详该条。

  • 夜热

    证名。指夜间发热,或热至夜间升高。多因热入血室,或阴血不足,或血瘀所致。《证治准绳》卷一:“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入阴中也,名曰热入血室,……夜热则行阴二十五度,四顺饮子。”《兰室秘藏》

  • 刚风

    八风之一。指从西方来的风邪。《灵枢·九宫八风》:“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肺,外在于皮肤,其气主为燥。”

  • 经断

    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指经水断绝。详该条。

  • 朱红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杨梅之别名,详该条。

  • 张朝魁

    【介绍】:清代民间外科医生,人称为毛矮子。湖南辰溪县人。据说他于二十几岁时,从远处来的乞丐处学得治疗痈疽瘰疬及跌打损伤等外证之术,并能作腹部手术。

  • 大迎

    经穴名。代号ST5。出《素问·气穴论》。别名髓孔。属足阳明胃经。位于面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前缘,闭口鼓气时,即出现沟形凹陷的下端处。布有面神经及颊神经,前方有面动、静脉通过。主治齿痛,颊肿,牙关紧

  • 育婴秘诀

    儿科著作。又名《万氏家传育婴秘诀发微赋》、《育婴家秘》。4卷。明·万全撰。约刊于1549年。本书首载幼科发微赋一篇,论儿科诊治要点;卷1叙述有关保胎、养胎、小儿诊法及五脏症治;卷2论胎疾、脐风、变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