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清代医家。字东旸。江苏江阴人。著有《医学求是》、《吴东旸医案》(1879年)。
见《本草求真》。即香附。详该条。
颞骨的乳突下。《素问·气府论》:“下完骨后各一。”
见《陕西草药》。为金牛七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三。即酒刺、粉刺。详各该条。
即蓄血。详该条。
经穴别名。即气海。《灵枢·九针十二原》:“肓之原,出于脖胦。”
①八纲中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用以概括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两种不同性质的证候。《素问·阻阳应象大论》:“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医学心悟·寒热虚实表里阴阳辨》:“一病之寒热,全在口渴与不渴,渴而消水与
出《新修本草》。为扁青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制剂手册》。大青叶、板蓝根各3公斤,草河车、连翘各1.5公斤。用煮提法提取三次,各煮沸一小时,过滤浓缩至9公斤左右,放冷加入一倍量95%乙醇,搅匀,沉淀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