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续古今考》。为建兰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肘后备急方》。《诸病源候论》将蛊毒分为蛊毒候、蛊吐血候、蛊下血候等。症状复杂,变化不一,病情一般较重。蛊毒可见于一些危急病证、恙虫病、急慢性血吸虫病、重症肝炎、肝硬化、重症菌痢、阿米巴痢等病
病名。见《目经大成》卷二。即椒疮。详该条。
腹前壁的肌肉和筋膜。《千金翼方·妇人》:“有伏虫胪胀肿。”
见《江西民间草药》。为山海螺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攒竹,见该条。
《外科活人定本》卷二方。熊胆、儿茶、乳香、冰片、牛黄、雄黄。为细末。用井花水煎黄连、黄柏,取汁调药末,搽患处。治赤面风初起,正面之上红肿而浮起者。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六。即桡腕关节脱位。详手掌根出臼条。
见伤寒心镜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海桐皮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