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术语。指保持针刺得气状态,不使消失。《素问·宝命全形论》:“经气已至,慎守勿失。”
指无垠的宇宙。《素问·五运行大论》:“太虚寥廓,肇基化源。”宋·张载《正蒙·太和篇》认为:“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
见《四川中药志》。为刺梨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鬼箭羽之别名,详该条。
出《名医别录》。为醋之别名,详该条。
指心经火热上升的病证。可由心火亢盛或心阴亏虚而致,症见舌生疮,口腔糜烂,心烦失眠,舌尖红绛等。治宜导赤清心。
针刺手法名。出金·窦汉卿《金针赋》。紧,作急解;按,指下按(插)。紧提慢按,就是急提缓插的意思。紧提刺激较重;慢按刺激较轻,故亦称重提轻插。
见上海中医学院《中草药学》。即蚕豆壳,详该条。
方书名。又名《政和圣济总录》。200卷。宋徽宗时由朝廷组织人员编撰。成书于1111~1117年(政和年间)。后经金·大定年间、元·大德年间(名为《大德重校圣济总录》)两次重刊。内容系采辑历代医籍并征集
病名。见《本草纲目》卷二十七马齿苋条。指病聤耳,脓水不涸。即聤耳。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