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明·秦景明《幼科金针》。即鹅口疮。见该条。
病名。见《外科活人定本》卷二。即瘰疬。详该条。
即膀胱。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刺热论》。指胸胁部胀满不舒。多由邪阻气郁所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
病证名。出《幼科发挥》。即枕骨内陷,可由儿卧日久所致;如兼头骨四破,高下成缝,则为肾元衰败之重症。参见囟陷条。
①风和热相结合的病邪。临床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较轻、咳嗽、口渴、舌边尖红、苔微黄、脉浮数,甚则口燥、目赤、咽痛、衄血等。②病证名。①乳子中风热,表现为喘鸣肩息(出《素问·通评虚实论》)。②风邪外感,表现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玉龙鞭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即瞳神缩小。详该条。
【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著《陈氏小儿方》1卷,已佚。
【介绍】:元代医生。安徽祁门人。世业医,诊病重视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