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书名。一名《和剂局方》。10卷。宋·太医局编。初刊于1078年以后。本书是宋代太医局所属药局的一种成药处方配本。宋代曾多次增补修订刊行,而书名、卷数也有多次调整。最早曾名《太医局方》。1107年前后
病证名。指呕吐因风冷入胃所致者。《症因脉治》卷二:“风气呕吐之症,偶遇风冷,即发呕吐,头额疼痛,面赤面热。”脉多见浮。治以散风为主。宜用防葛平胃散、防葛二陈汤等方。
出《新修本草》。为鼠李之别名,详该条。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即神仙百解散,见该条。
眼的部位名。见《证治准绳·杂病》。乌珠属肝。即黑睛。详该条。
见《浙江中药资源名录》。为鹅脚板之别名,详该条。
指大便秘结。《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闷,俗作秘。大便涩滞也。”详大便秘结条。
病证名。《竹林寺女科秘方》:“妇人胎前遍身生疮,此症乃因受热之故,宜用首乌散。”(首乌、威灵仙、苦参、荆芥、胡麻、石菖蒲)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溪黄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即胞衣。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