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四逆汤制成之注射剂,方见四逆汤条。
证名。见《理虚元鉴·阳虚三夺统于脾》。又称脚软。详该条。
病证名。《不居集》卷十三:“阳盛阴虚失血。口鼻出血,皆系阳盛阴虚,有升无降,血随气上,越出上窍。法当补阴益阳,则血自归经也。”阳盛阴虚失血除见口鼻出血外,还可见吐血、呕血、大便下血及不规则的阴道出血。
十二地支各有阴阳所属,其中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指内侧缘。《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
出《脉经》。指经闭,详该条。
【介绍】:见陆渊雷条。
病证名。污血即瘀血。指瘀血凝滞胁下所致的胁痛。《金匮翼》卷六:“污血胁痛者,凡跌扑损伤,污血必归胁下故也。其症昼轻夜重,或午后发热,脉短涩或搏,其人喘逆。”《赤水玄珠》卷五:“跌蹼损伤,瘀血停积胁内,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一方。硝石(或朴硝)六两,大黄八两,人参、甘草各二两。为细末,以陈米醋三升置铜器中,竹筋柱器中,一升作一刻,凡三升作三刻,置火上,先内大黄,常搅不息,使微沸尽一刻,乃内余药,又尽一
【介绍】:清代医生。字履乾。陕西三原人。研究医书,间或为人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