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指属阴属阳两大类型的人。参见阳人、阴人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颏痈。见该条。
病名。《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虎口疔。见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石决明之别名,详该条。
舌面生白衣或糜点如饭粒。多因胃中热极,津液化腐,蒸腾而上所致。一般先见于舌根部,逐渐布满舌面,病属严重。急用甘淡养胃之法救治。可见于温毒、湿温、伏暑等病。
证名。指内寒所致的气喘。《万病回春》卷四:“寒喘者,四肢逆冷,脉沉细也。”本证多属寒胜阳微,治以温阳降气为主,方如九味理中汤加附子等,参冷喘、虚冷上气喘条。亦指外寒所致的气喘。《医林绳墨》卷二:“或因
病证名。①属宿翳。《证治准绳·杂病》:“亦名横翳,色白或如糙米色者,或带微微焦黄色者,但状如剑脊,中间略高,两边薄些,横于风轮之外者,即此证也。”又称剑横秋水。不论其厚薄如何,因为横贯黑睛,遮掩瞳神,
《张氏医通》卷十四方。黄连、茯苓、生酸枣仁(研)、石菖蒲、柏子仁、远志各钱半,炙甘草五分,姜汁少许,竹沥半杯。水煎,食远服。治心肺虚热,痰迷膈上。若肺热,加沙参二钱;痰壅,加半夏、天南星各一钱,橘皮、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虎掌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附地菜,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