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伤寒明理论》。即神志昏迷不清,或全然不知。详昏迷条。
【介绍】:参见徐述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垂盆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燥热。详该条。
指小儿眼、鼻、耳、口七窍出血。《普济方》卷三百八十九:“血虚受热,散漫失度,出于七窍者,为大衄。”《疡医大全》:“耳目口鼻窍中一齐出血,药不及煎,死在旦夕俄顷,用冷水当面喷几口,急分开头发,用粗纸数层
证名。指舌体伸缩不利的症象。外感热病常见于热入心包,内伤杂病多见于中风症。亦可由热盛伤津或痰浊壅阻所致。《诸病源候论·风舌强不得语候》:“今心脾二脏受风邪,故舌强不得语也。”《医林绳墨》卷七:“涎痰壅
练功方法之一。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两手握拳,食指伸直,屈肘交臂于胸前,用力伸向两侧,再迅速收回。
【介绍】:宋代医生。生平不详。著有《活幼悟神集》20卷,佚。
经穴别名。出《素问·气府论》。《针灸甲乙经》作上关穴别名。见该条。
【介绍】:见石震条。